今日冬至,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日子就要来了。不过每到这个节气,南方小伙伴和北方小伙伴都会就吃汤圆还是吃饺子吵得热火朝天!其实除了饺子汤圆,广东人会吃糯米饭,重庆人会喝羊肉汤。
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,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,测定出了冬至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,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。殷周时期,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,冬至节相当于春节。后来实施夏历。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,称之为“亚岁”。
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。因此,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、家庭聚餐等习俗,也往往出现在冬至。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,盛于唐宋,相沿至今。
有关冬至吃什么,自古至今已逐渐成为约定俗成的事,南方吃汤圆,北方吃饺子,这是人们熟知的冬至习俗。
“家家捣米做汤圆,知是明朝冬至天。”汤圆也称汤团,“圆”意味着“团圆”“圆满”,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“冬至团”。
每逢冬至日清晨,南方各家各户都会开始磨糯米粉,并用糖、肉、果、更豆、萝卜丝等做馅,包成冬至团,不但自家人吃,亦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。
在浙江台州,擂圆是冬至时节的重头戏,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揉成面团,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圆子揉圆,煮熟后放在豆黄粉里滚拌,因为这个过程方言叫“擂”,所以冬至圆起名叫“擂圆”。
“十月一,冬至到,家家户户吃水饺。”在我国北方,每年农历冬至日,都有吃饺子的习俗。
此习俗也是为了纪念“医圣”张仲景冬至舍药之事。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时适逢冬季,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,饥寒交迫,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非常难过,便吩咐弟子搭起医棚,支起大锅,在冬至那天向民众施舍“祛寒娇耳汤”。
他用羊肉、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,捞出来剁碎,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,再放下锅里煮熟,施舍给百姓。人们吃了“娇耳”,喝了“祛寒汤”,浑身暖和,两耳发热,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。
后来,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,是故形成吃饺子的习俗,连带还有“不吃饺子掉耳朵”的说法。
温馨提示: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大大の个人博客对观点赞同或支持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转载文章,来源于 墨小梅 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发表评论